当前位置: >  > j9九游会 > 工作动态

安徽:共襄皖美盛会 礼赞丰收大地-j9九游会

日期:2024-08-05 作者: 来源: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 【字号: 】
       安徽省高度重视中国农民丰收节,坚持农民主体、农业主线、农村主场,每年组织开展系列化、多样化庆祝活动,将丰收节打造成展示新时代新征程“三农”工作的重要平台,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

  一、非常之举、非凡盛会,群策群力展风采

  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举办,我们认真谋划、精心组织、全力投入,高质量做好各项筹备工作。

  (一)实行顶格战法,凝心聚力“一股劲”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,省委、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作出批示,要求精心组织,办出主场声势、办出安徽特色、办出一流水平。省级成立组委会,分管副省长任主任,省政府副秘书长、省农业农村厅和芜湖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副主任。分管副省长率队赴农业农村部汇报筹备进展情况,先后4次赴芜湖市湾沚区现场调研,5次主持召开筹备工作会议,研究部署筹备工作。省农业农村厅发挥牵头作用,农业农村厅主要负责同志、分管负责同志先后召开筹备工作专题会、调度会、推进会、联席会37次,安排处级负责同志带队的工作专班现场驻点、现场调度、协调推进。芜湖市成立执委会,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。湾沚区成立工作专班,区委书记、区长一线指挥,强化调度,确保了各项筹备工作落地落细。

  (二)坚持顶尖标准,上下联动“一盘棋”我们把精品意识贯穿于筹备工作全过程,省、市、县全方位协同、全系统联动,以顶尖的工作标准实现丰收盛会的一流水平。省农业农村厅多次赴农业农村部市场司汇报对接,学习浙江、四川等省份承办全国主场活动的经验做法,会同省委宣传部、省文旅厅、省广电局、安徽广播电视台等部门和芜湖市、湾沚区负责同志,以及相关专家,召开专家咨询会、会商会10余次,制定了《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总体方案》。20235月份开始,安徽省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,在全省范围内举办“数节气 话农事”系列活动70余场,为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预热。9月份起,组织开展了“和美乡村游惠民月”活动,倡导全省乡村旅游、休闲民宿、观光农业等景区景点免费或打折优惠,让城乡居民共享丰收的喜悦。丰收节前后,组织全省16个市、104个县(市、区)举办了庆丰收活动700余场次,200余万人参与,与全国主场活动相呼应,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。

  (三)锚定顶流目标,创新创造“一招鲜”我们坚持守正创新,在学习借鉴历年丰收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,全方位打造、系统性重塑,力求奉献一场彰显徽风皖韵的视听盛宴。首次建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视觉识别系统,设计了丰收节全国主场logo、吉祥物等,制作了系列文创产品,推出了原创主题歌《和美乡村》,让2023年丰收节留下了标志性符号,让丰收节叫得更响、传得更广。首次设计了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会旗,设置了会旗交接仪式。首次在群众联欢活动中运用裸眼3d技术,极大提升了视听的体验感。首次发布了安徽耕云农业大模型,展现了我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。精心制作的《丰收捷报》上线仅一周,视频播放量就突破1亿次,火爆全网。丰收节举办地湾沚区花桥镇鸠兹湾火爆出圈,成为网红打卡地,打造了永不落幕的丰收节。

  二、归零心态、满格状态,而今迈步谱新篇

  今年922日将迎来第7个中国农民丰收节。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在认真总结历年丰收节经验基础上,新起点新作为,学用“千万工程”,礼赞丰收中国,创新活动理念、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,办好丰收节,汇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合力。

  (一)在理念上,做到“三个突出”一是突出安徽特色、皖北元素、全省联动。今年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在皖北地区蚌埠市固镇县举办。我们将对标全国主场活动,以徽风皖韵为底色,彰显皖北平原的广袤厚重,全省联动,共庆丰收。二是突出高效办会、简约办会、节约办会。坚持因地制宜,远近结合,走务实简约、高质高效办会之路,不搞大拆大建,力戒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。三是突出以节为媒、以节聚势、以节兴农。通过举办丰收节,全方位展示新时代新征程“三农”风采,营造出全社会关注农业、关心农村、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,点燃乡村振兴“新引擎”,推动城乡“双向奔赴”

  (二)在形式上,做到四个更加一是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应用。运用裸眼3d、空中成像、人工智能、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、新装备、新设施,让乡村“潮起来”。二是更加注重农耕文化的展示。梳理江淮农耕文化发展脉络,创新表达形式,全方位展示农耕文化,彰显古今文化的交汇交融,让农耕文化“活起来”。三是更加注重乡村美食的品鉴。举办江淮美食节活动,现场展示全省各地乡村美食、特色佳肴,充分展示江淮传统乡土饮食文化,让丰收节更具烟火气、冒热气、聚人气,让乡村美食“火起来”。四是更加注重同频共振的互动。广泛遴选农民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、县乡村各级党组织负责人、科研教学等代表走进主场,让15个市与全省主场连线互动,组织市民走进乡村,与广大农民共享丰收喜悦,让丰收盛会“热起来”。

  (三)在内容上,做好“五个展示”一是展示“江淮粮仓”的新丰收。充分展示我省粮食生产喜获丰收的辉煌成绩,提振多种粮种好粮、建设千亿斤“江淮粮仓”的信心。二是展示“农村改革”的新步伐。充分展示我省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、农村承包地“三权分置”改革、农村“三变”改革的新进展,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。三是展示“现代农业”的新成就。集中展示农业科技、种业振兴、农机装备、智慧农业等方面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模式、新装备,充分展现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蓬勃态势。四是展示“徽风皖韵”的新风貌。集中展示我省实施“千村引领、万村升级”工程,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取得的新成就。五是展示“农耕文化”的新传承。集中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,组织青少年农耕文化教育实践活动,弘扬传承江淮优秀农耕文化。

  下一步,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活动方案,进一步加强协调联动,进一步凝聚力量,以更实的活动内容、更活的组织形式、更新的平台载体,把丰收节打造为致敬农民、礼赞丰收、弘扬和美的盛会,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、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汇聚力量。

网站地图